復合材料拉伸試驗機是一種專門用于測定復合材料(如碳纖維增強塑料、玻璃纖維增強塑料、芳綸纖維增強塑料等)在軸向拉伸載荷下力學性能的高精度設備。由于復合材料具有各向異性、層間強度低、對夾持敏感等特點,其測試與傳統(tǒng)金屬材料有顯著不同,對試驗機提出了特殊要求。
一、核心功能與測試目的
復合材料拉伸試驗的核心目的是獲取以下關鍵力學性能參數(shù):
1.拉伸強度:材料在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應力。
2.彈性模量: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應力與應變的比值,表征材料的剛度。
3.泊松比:材料在受拉時,橫向應變與軸向應變的比值。
4.斷裂伸長率:材料斷裂時的應變值,表征材料的延展性。
5.應力-應變曲線:完整記錄材料從開始加載到斷裂的全過程行為,是分析材料性能的基礎。
這些數(shù)據(jù)對于材料研發(fā)、質量控制、產(chǎn)品設計、模擬仿真和失效分析至關重要。

二、主要組成部分
一臺復合材料拉伸試驗機通常由以下幾個核心系統(tǒng)構成:
1.加載框架
類型:主要有門式框架和單立柱框架兩種。門式框架剛性更好,容量更大(從幾kN到幾百kN甚至上千kN),是測試復合材料常用的類型。
作動器:通常采用伺服電機驅動精密滾珠絲杠來實現(xiàn)橫梁的移動,提供平穩(wěn)、精確的加載。
2.力測量系統(tǒng) - 測力傳感器
安裝在橫梁或底座上,用于精確測量試樣所承受的載荷。選擇傳感器時,其量程應與預期最大載荷匹配,通常保證試驗載荷在傳感器量程的10%~90%之間,以確保最佳精度。
3.變形測量系統(tǒng) - 引伸計
這是復合材料測試中至關重要的部分。由于復合材料的各向異性,不能僅靠橫梁位移來計算應變。
接觸式引伸計:常用的是雙軸引伸計,可以同時測量軸向和橫向應變,從而精確計算彈性模量和泊松比。測試到一定應變值后需手動或自動脫離,以防摔壞。
非接觸式引伸計(視頻引伸計):利用高清攝像頭追蹤試樣標距上的散斑圖案,實時測量全場應變。非常適合復合材料測試,因為它避免了接觸對試樣的影響,并能提供更豐富的應變分布數(shù)據(jù),尤其適用于斷裂分析。
4.夾持系統(tǒng) - 夾具
這是復合材料拉伸試驗的難點和關鍵。不當?shù)膴A持會導致試樣在夾口處提前破壞(鉗口破壞),導致數(shù)據(jù)無效。
楔形夾具:夾緊時,楔形塊在夾具體斜面上滑動,產(chǎn)生自鎖效應,夾持力隨載荷增加而增大。
面內加載夾具:為避免對試樣的擠壓,常用加強片(通常用玻璃纖維或鋁片制成)通過膠粘劑粘貼在試樣兩端,夾具夾持在加強片上,使力通過剪切力傳遞到試樣上,確保斷裂發(fā)生在平行段。
液壓夾具:提供均勻且可控制的夾持力,適用于自動化程度高的實驗室,但成本較高。
5.控制系統(tǒng)與數(shù)據(jù)采集軟件
控制系統(tǒng):控制試驗過程的進行,如橫梁移動速度、保持載荷等。復合材料拉伸試驗通常采用應變速率控制模式,以確保數(shù)據(jù)可比性。
軟件:是現(xiàn)代試驗機的“大腦”。它不僅控制機器,還負責數(shù)據(jù)采集、處理、分析和報告生成。軟件應能符合相關國際國內標準(如ASTM D3039, ISO 527-4/5等),自動計算上述所有力學參數(shù)。
三、復合材料測試的特殊要求與關鍵技術特點
1.高剛性與高同軸度:框架必須具有高剛性,并且上下夾持中心必須精確對中,以消除不必要的彎曲應力。許多試驗機配備有自動對中夾具。
2.多通道數(shù)據(jù)采集:必須能同步高速采集載荷、軸向應變和橫向應變信號,以確保計算準確。
3.精確的應變控制:軟件需要能夠基于引伸計反饋的應變信號來閉環(huán)控制試驗過程,而不僅僅是控制橫梁位移。
4.夾具設計:專用的、針對不同復合材料類型和標準的夾具是獲得有效數(shù)據(jù)的前提。
5.安全保護:配備緊急停止、過載保護、試樣斷裂檢測等功能,保護設備和操作人員安全。
四、主要應用領域
1.航空航天:驗證碳纖維復合材在機翼、機身等結構件中的性能。
2.汽車工業(yè):輕量化設計中復合材料部件的性能評估。
3.風力發(fā)電:測試風機葉片用復合材料的強度和疲勞性能。
4.體育器材:評估自行車架、釣魚竿、網(wǎng)球拍等產(chǎn)品的材料性能。
5.科研與教育:新材料開發(fā)、力學行為研究。



返回列表